2009年1月16日星期五

提醒人注意的诗

苏非舒

我希望诗有这样一种能力,让我们深入那人人都看得见的事物!
——题记

T1、在这里我想说的是,物主义的诗是提醒人注意的诗。

T2、提醒人注意的诗并不是要说出什么道理或者意义,也不是要得出什么结论,或者阐明什么,它的目的不是要表述观念,它也从不规定什么,只是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忽视的东西,引起人们的注意,它说的是一事一物,不经意地,顺便一提,它是附带的。它的作用不是要下定义,而是指出一个方向。

T3、它通过提醒,使显而易见的事物暂时显示出它们不同的一面。显而易见的事物在不断地显示自己,不断地展开,展示它本来就应该具有的各种可能性。

T4、我们可以为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事物下定义,却不能为具有全体性意义的事物下定义。对于具有全体性意义的事物,我们只能从个别的视点出发,去意识到它,去领悟它。因为它们太简单,无法引起理性的注意,让人无法从中得到教益,有时候又太平常,不值得让人去思考。

T5、所以,提醒人注意的诗,就是提醒人注意可能性和日常,对可能性总是要权衡的。所以这样的诗不关心什么本质或真理,因为本质或真理是抽象的,是脱离日常生活的。

T6、提醒人注意的诗不是供人理解的,不是要让人识破,不是要让人破解,这样的诗要溶化在日常生活的思考当中,所以这样的诗是供人品味的,这样的诗会自己溶解,你用不着去分析它们。虽然溶解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,甚至永远也不会完全地溶化掉,人们会把这样的诗记在心里,你用不着为了澄清某种观念而去解释它们,它们只是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。

T7、提醒人注意的诗是顺便说一说的,是就事论事的,因此,当我们看到这些诗时,我们不会停留在任何一种立场上,我们不会固执在任何一种观念上。提醒人注意的诗总是在不断更新着自己,它在更新自己的同时,能够让思想随时保持警觉,它不断以其他的方式引起人的注意,同时又抵制了僵化,所以就抵制了教条。

T8、提醒人注意的诗并没有像俗话所说的那样,脱离经验地空想,它仍然离我们很近——它什么也没有提出,这的确是提醒人注意的那一类诗,每次只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在某一点上。

T9、事物总是在不停地展开,所以提醒人注意的诗也在不断地展开,它离我们很近,甚至是最近的,它总是不言自明,意思平淡,但同时,它也有隐藏的可能。

T10、这种隐藏就在离我们最近的事物当中,或者更准确地说,就贯穿在离我们最近的事物当中,就在我们日常使用的事物当中,但我们却看不见,或者也可以说是熟视无睹。我们之所以不知道,是因为它们太明显了,离我们太近了,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了的,所以我们才意识不到它,并不是因为玄妙,因为深奥而不可及,而是因为那是永远处在无休止地展示之中的显而易见的事实。

T11、因此,提醒比简单地意识到要更加精确,我们通过提醒所意识到的,不是看不到或者不知道的事物,而是正相反,是我们看到的,知道的事物,甚至于是我们知道得太清楚,是就在我们眼前的事物,换句话说,提醒就是让我们意识到显而易见的事物。或者,从更加接近字面的意义上说,提醒就是意识到现实的实在性,比如说,时间在流逝,我们在变老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活着等等。

T12、在通常的情况下,所有的人都有赖于它,所有的人都习惯了它,认为它是显而易见的,甚至是最为普通的,可是人们却忽视了它,或者更准确地说,正因为我们时时都和它打交道,正因为它普普通通,没有任何与众不同之处,所以我们才会不断地对它熟视无睹。因为,对不认识的事物,我们只不过是不知道而已,而对我们没有领悟的事物,我们会忽视它。

T13、事物,到了这个离我们最近的阶段,已经没有什么好说的,只有捕捉,只有任其流露。提醒人注意的诗,总是简洁地说出这些散落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,以便让我们意识到这种流露,从而使我们获取对日常生活的好感。

2005-4-5
喇嘛庄

没有评论: